1958年9月20日,解放军总政治部下达了一份“特殊”的规定,瞬间得到各级军官的积极响应。之所以说它“特殊”,是因为这个规定是毛主席首创的,之前也从来没有在任何国家的军队制度中出现过。
规定下发了半年后,解放军就有将近14万名干部,189名将军亲自做出了表率。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,仅仅4年时间内,这个数字突增,全军共有77多万名干部,250多名将军参与。其中不乏一些战功卓著,威名赫赫的上将,中将,少将,如杨得志,许世友,洪学智等。
随着这项举措的实行,解放军部队焕然一新,数百名将军无一不称赞毛主席的高明,让军官与士兵真正地做到了亲如一家。
那么,毛主席首创的这个举措到底是什么呢?为什么会得到这么多开国将军们的支持呢?当时为什么要制定这个举措呢?
如何建设解放军
新中国成立后,如何让庞大的解放军部队适应新时期的中国,一直萦绕在毛主席心间。由俭入奢易,但由奢入俭难。尤其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之后,解放军部队越来越缺少磨炼的机会,容易滋生腐化。
不仅如此,1955年新中国举行第一次授衔仪式,一方面是为了给予那些为革命作出贡献的革命者授予荣誉,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有利于解放军现代化,正规化建设。在这场盛大的仪式中,共评出了元帅10名,大将10名,上将55名,中将175名,少将798名。
然而,自从军衔制度评定之后,不少开国元帅以及将士们却一直十分苦恼。正如毛主席所说:“让我穿上大元帅的制服多不舒服啊!到群众中去讲话多不方便呀!”
虽然本意是好的,也发挥了积极作用,但同时也影响着上下级的关系。有些思想有问题的干部逐渐产生了形式主义,官僚主义等问题,仗着自己职位高,对下属开始大声呼喝,开始脱离群众,对军民团结产生了十分严重的影响。
毛主席一心为民,为了新中国的建设鞠躬尽瘁,怎么能允许出现这种问题呢?不然,进京赶考怎么可能考合格呢?
各级干部下连当兵
为了改变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思想,同时防止这一现状的蔓延,毛主席想到了劳动最能改造一个人,于是提出了让干部参加体力劳动,进行锻炼磨炼自己的建议。
因此1957年5月10日,中共中央颁发了《关于各级领导人员参加体力劳动的指示》,要求:县级以上的各级领导人员,每年都应抽出一部分时间参加体力劳动。
到了1958年2月底,中共中央根据毛主席的指示,进一步规范了干部进行体力劳动,颁发了《关于下放干部进行劳动锻炼的指示》,要求各级领导有计划地到工厂,农村基层参加体力劳动,做实际工作。
这两份指示充分说明了毛主席对领导干部的高度重视。
在此背景下,昆明军区13军37师政委何云峰大校,副师长张化民中校,身穿战士服,佩戴列兵衔,自发地下到基层,以一名普通战士的身份与其它战士们同吃,同住,同劳动,同操练,站岗放哨。
经过摸滚爬打的2个月时间,他们锻炼了自己,与战士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,也改进了工作作风。
这是全军干部下连当兵的第一例,自然受到了各大报刊的报道。毛主席得知后,十分高兴,不由自主地夸赞道:“这样,我们的军队就是永远打不散的军队。”
为了让解放军都能成为打不散的军队,毛主席决定将这种方式发扬光大。
1958年8月,毛主席在北戴河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,发出了“军队各级干部每年下连当兵一个月,刚开始,最好当两个月”的号召。
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,中国解放军的建设一直在借鉴其它国家的模式,尤其是1955年军衔制度,更是采取了苏联的模式。可这样让各级军官下基层的模式无论在哪个国家都没有听说过,是绝无仅有的,是毛主席首创的。
9月20日,中央根据毛主席的指示,做出了《关于军队各级干部每年下连当兵一个月的规定》。规定下发后,全军各级干部在高级将领带头下,积极响应,纷纷走出机关,下到基层连队,当一名普通士兵。其中不乏一些战功赫赫的开国上将,中将,少将的身影,如杨得志,许世友,洪学智。
以身做则 不搞特殊
时任济南军区司令员的杨得志上将,是第一个响应号召的大军区司令。此时,杨得志将军已经将近30年没有过过士兵的生活了。为了适应下连的生活,他不仅在临走时专门开会研究下去怎么锻炼自己,还在下连前十几天就取消了午睡的习惯。
为了不让战士们认出自己,杨得志特意改名,还下到最艰苦的地方。在部队里,杨得志和战士们同吃同住,100多个人住在一起,都是上下铺。虽然是身经百战的开国功臣,但杨得志一点也不摆架子,有活一起干,有汗一起流,认认真真地当一名普通士兵。
每天一早跑5公里,然后操练,收操回来后,杨得志又争着去扫地,擦玻璃,比年轻战士们还勤快。不仅如此,在训练场地上,杨得志也丝毫不弱,和战士们一样摸爬滚打。有时,他凭借自己丰富的经验,主动帮助将士们纠正动作,跟战士们打成一片。
当然,若发现有人因为他的身份,进行特殊照顾,杨得志将军坚决拒绝,始终保持和战士们一样。
为了让杨得志能够好好休息,排长特地安排夜间岗哨时,经常把他排在头班或末班。可是没过几天,这件事就被杨得志发现了。他当即找到排长,坚决要求按照顺序轮流值班,轮到谁是谁。即便轮到大半夜,杨得志将军也毫不拖泥带水,义不容辞地前去站岗。
像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,部队的司务长担心杨得志吃不惯部队中的大锅饭,特意给他准备了一份辣椒炒肉。可是,当杨得志发现只有他的饭桌上有这个菜时,当即找到了司务长,对他说道:“军队里面不能搞特殊。”随即,杨得志将菜倒回了大菜盆里,这一行为也赢得了战士们的连声叫好。
开国将领 积极参与
在杨得志将军之后,其他将军如沈阳军区司令员邓华上将,北京军区司令员杨成武上将,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上将,昆明军区司令员秦基伟中将等,也都迅速下到基层当兵。而这些开国功勋们无一例外地都主动申请到最艰苦的地方锻炼。
同时,为了连队班长大胆管理,这些开国将军们都不约而同地改用了新的名字,换上士兵装,这一招果然瞒天过海,让许多战士们都没认出自己的司令员。
当然,若是认出来的,这些将军们就会要求他们一视同仁,跟他们说道“叫做什么就做什么,共产党员嘛,能上能下,能官能兵。”
这样说的,将军们自然也是这样做的。
杨成武上将只要离开班里,无论大事小事,都会按照规定请假回来销假。事后,班长感动地说道:“司令员给我敬礼,这是我平生的光荣。”
邓华上将也是如此,下连当晚就要求执勤,但排长没有批准。之后,他一再请求,终于得到许可。此后,他和战士们一样每天轮班执勤,在悬崖峭壁间的羊肠小道上来回巡逻。
再比如,许世友上将来到连队时,班长和战士争着要替他盛饭,许世友当即谢绝道:“班长同志,我是你的兵,你是我的上级,要大胆管教我。一个战士要班长盛饭,这还了得!”
虽然,这些老将军们都年过半百,而且在战争年代身经百战,身上多多少少都有伤病,但在平时的训练中,没有一位将军退缩的。
在攀登绝壁训练时,考虑到许世友年龄大,班长就没让他参加训练。哪想许世友不愿意了,趁大家不注意,抓起绳子就攀登了起来。不一会儿,许世友就顺利登顶,阐释了什么是老当益壮。
在晚上的班会上,班长批评了他,说他不遵守命令。许世友回到:“我接受班长的批评,但我来当兵就是要和大家同吃同住同操练,我不当特殊兵。”
又比如,连队奉命在海边挖工事,许世友拿着铁锹,脱下外衣就干了起来,再苦再累也不喊一句累,坚持与战士们同甘共苦。
不仅在训练上勇猛无畏,将军们在劳动上同样不甘示弱。在修水库时,年轻的战士们为了不让许世友挑担子,将扁担抢光了。这时,许世友就两手提着两筐土,健步如飞地直奔大堤。许多年轻战士们见状,都赞叹不已。
试想一下啊,世界上有哪个国家哪个军队的长官,能与士兵同吃同住同操练,不搞任何特殊呢?
除此之外,将军们还利用一切空闲时间和战士们谈心。看着将军们如此平易近人,战士们也都没了紧张和拘束感,放开了跟将军们进行交谈,还时不时开起了玩笑。
很快,一个月的时间到了,将军们也因为平时的表现,被所属连队评为五好战士。临别之际,他们还互赠留言,约定以后继续通信联系。
军民团结 上下一心
30天的当兵生活,让将军们收获很大,不仅锻炼了身体,改变了身上的一些官气,也详细了解了基层士兵的生活,发现并解决了许多在机关不易解决的问题。对于这一切,毛主席也全看在眼里。
从1958年规定下发到1962年底,一共有77余万名干部,250余将军下连当兵,大大增强了部队的凝聚力,也加强了军民团结,对于新中国的发展也有积极的作用。
看到这一数据,毛主席知道走对了,这也让各级军官对这一举措赞不绝口。
千年才出现一位毛主席。正是因为有了毛主席,新中国的建设以及发展才能蒸蒸日上,才会有现在的和平盛世。虽然毛主席早已逝去,但依然是每个中华儿女崇拜的偶像。
发布于:天津市